行业新闻
外资OTA抢滩中国市场 在线旅游竞争加剧
【摘要】资本不断输血,使得OTA在多年亏损后,仍站立于旅游市场,国内不少模式单一的中小OTA已在价格战中落败。随着创业热潮来袭,主打新模式和细分领域的草根OTA大量崛起,又吸引了不少风投的青睐与注资,新一批诞生的OTA重蹈烧钱增加客户数量的模式,为价格战火上浇油。
近两年来,旅游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。传统旅行社一家独大的局面,正随着在线旅行社(OTA)的介入而悄悄改变。为了和传统旅行社竞争,OTA不惜以资金换客户的方式“烧钱”抢客流。在这场厮杀外,觊觎中国市场已久的外资OTA趁势而入。业内人士分析,国内OTA烧钱竞逐已大伤元气,随着外资OTA抢滩中国市场,外资OTA、国内OTA、传统旅行社“三方逐鹿”,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,以烧钱求快速发展的扩张模式将受到考验。
国内OTA进入“战国时代”
近日,去哪儿、途牛、艺龙先后公布了2014年财报。在外界看来,国内OTA势头正猛,艺龙、途牛等行业巨头已经登录美国纳斯达克,后起之秀同程也发出想要上市的呼声。尽管华尔街风投人士给出了不错的预期,但任何一家去年都没有逃脱大幅亏损的魔咒,让外界唏嘘不已。
回首近几年国内OTA的发展,几乎每一阶段都经历了价格战、口水战的厮杀。从最开始携程和同程的“双程大战”,到后来的携程、百程签证大战,到途牛、驴妈妈、携程、同程均参与的门票大战,再到途牛和同程的出境游价格大战,各大CEO隔空喊话,一封又一封的公开信将矛盾升级,双方高管不惜用价格叫板,以自掏腰包贴钱的方式,换取客户流量。
国内OTA烧钱底气如此足,正是源于背后资本的支持。记者查询发现,互联网巨头腾讯曾联手三家机构为同程旅游注资5亿元,佰程旅行网获得阿里巴巴、宽带资本2000万美元B轮投资,阿里巴巴从2013年开始投资穷游网和在路上,百度未来三年内将根据需求给予去哪儿超过3亿美元授信,我趣旅行获得2000万美元B轮投资,腾讯领投,晨兴资本跟投。
资本不断输血,使得OTA在多年亏损后,仍站立于旅游市场,国内不少模式单一的中小OTA已在价格战中落败。随着创业热潮来袭,主打新模式和细分领域的草根OTA大量崛起,又吸引了不少风投的青睐与注资,新一批诞生的OTA重蹈烧钱增加客户数量的模式,为价格战火上浇油。
外资OTA入场加剧竞争
在国内OTA忙于价格战之时,早就垂涎中国旅游市场的外资OTA纷纷进入。
天巡(Skyscanner)是全球第二大旅游搜索公司,提供一千多家航空公司的上百万航线,以及汽车租赁和酒店的即时在线比较。今年3月中旬,天巡在深圳的办事处正式运营,进军中国是天巡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加雷斯先生早有的计划。加雷斯告诉深圳商报记者,天巡格外重视中国市场,天巡将持续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入。
值得关注的是,作为外资OTA,天巡在中国并没有庞大的客户群和旅游地接线路资源,但是天巡为OTA提供了一个比价平台,试图整合中国现有的旅游资源,只要客户查询搜索,就能把OTA公司、航空公司、代理商的价格进行由低到高排列。
天巡大中华地区总经理彭加伟告诉深圳商报记者,天巡并没有把国内OTA当做竞争对手,而是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客户资源,因此对于他们的价格战,天巡并不受影响,反而是“他们贴钱越厉害,通过天巡比价搜寻买到的产品就越划算”,对消费者就越有利。
“价格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用户数,提升公司业绩”,彭加伟说从天巡的财务状况来看,运转较为平稳,“过去三年,中国每月的访客人数增加10倍”,天巡对价格战兴趣不大,也并不看好价格战的前景。
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
谈及和国内OTA的竞争,天巡也并不回避。加雷斯告诉深圳商报记者,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,以前都是中国企业去国外学习互联网技术,而现在国外企业也要来中国学习最新的互联网技术,以适应旅游市场的要求。
中国的旅游互联网产业发展很快,但是天巡并不想“走得太匆忙”。加雷斯说,天巡会保持自己发展的节奏,目前进入中国并不急于去宣传推介天巡,技术方面的开发和提升是十分必要的。
作为一名资深旅游爱好者,天巡创始人加雷斯起初为了找到便宜的机票,萌生创建比价网站的想法。他告诉记者,“我的祖母也在用天巡,天巡能在国内外拥有如此多的客户,正是因为天巡提供的机票产品是用户想要的”,天巡要提供好的产品给客户,而不是一味求速而忽略品质。
一位在线旅游网站高管称,“如果继续执行烧钱补贴的营销策略,投入资金只会越来越多,对资本是大考,一些后续资金不足的OTA将面临淘汰的命运”,OTA自身经营压力将不断增加。